略谈《河南教育通史》的创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cs 发布时间:2009-01-06 15:42 点击量:4807
河南大学教授、著名编辑学家 王振铎
《河南教育通史》的编修出版,对我国地方史志的编修传统来说,是一个大的突破。
这个突破中,河南的地方专史编修应该说是走在前面的。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河南文学史》还只是一种尝试的话,那么,我手头的这部《河南教育通史》就是一个大的成功。
“隔代编史,当代修志”原是传统史志的编修惯例。在过去以封建帝王改朝换代为特征的社会历史中,编辑前代史书,常以本朝的利益和需要,修而纂之,事实罗列不均,褒贬是非有变,往往给人隔世之感。志书呢,常因偏于广征记事,叙而不议,存储而备查考之用大,传播而鉴识之功小。不如当代修史,记述与评论相结合,互动互用,似更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真实事件、思想潮流、舆论状态和人情世风。人物与事件在历史的时空交合上显得更加具体、更加完整、更加系统。这样的专史即使将来变成人文化石,也能透出产生它崭新的时代精神。
《河南教育通史》作为一部地方教育专史,将中原地区上下5000年间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纵叙历史,横分事类,通而论之,映射出中华民族精深的教育传统与和谐共享的人文光彩。从而将人民行健奋进、自强不息的生发之志,与国家和而不同、谐调共勉的治世之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建设中发扬光大;也使得这部地方教育通史反映时代主题。
同许多史志类图书一样,《河南教育通史》也是“众手成书”。但其主编者能潜心伏案,累月经年,精心结撰、修编审理,将“众手”各各之功,通力协作,溶铸为一,成就了一部天衣无缝的整体,充分发挥了编辑家高超的文化缔构才能。整体的生命绝对大于部分相加之和。图书的生命主要存在于其整体构成之中。这部通史,计143万字,插图500余幅。分上、中、下三卷出版,精装彩页,厚重美观。或查阅事实资料,或梳理史路脉络,或读赏世传掌故,均能给人借镜,启迪新知,静化心灵。虽说是专史,但它纵能上下贯通,横能触类旁通,既是传统史志资源的整合,又是对这种资源的专业性开发。在我国目前的图书结构中,此种通史自有其独特的人文教化价值。
《河南教育通史》的编纂者们这“一大创举”,必将能形成为一种新的具有引领作用的图书品牌。
2005年3月24日于河南大学
上一篇:热烈欢呼“河南教育宝典”面世
下一篇:历史因人杰而骄傲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教育厅
-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 省内高等院校
- 各地教科院所
- 中国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