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之窗 > 献礼建党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
献礼建党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

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62年

来源:河南教育科研网 作者:河南教育科研网 发布时间:2021-04-26 16:43 点击量:6617

 

 

  王毅斋(1896—1972),曾用名子豫,河南杞县人,经济学家、教育家。

 

 

  1930年,王毅斋被聘为河南大学经济系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写下《泣告河南大学同学书》,号召青年学生成立“抗日救国敢死团”。1932年,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王毅斋在河南大学进步学生中组织“反帝读书会”,以“青年应向何处去”为论题,抨击不抵抗主义。与此同时,他还出资在家乡杞县创办了大同中学,聘请河南大学进步师生(多数为中共地下党员)到大同中学执教。如“反帝读书会”学生领袖、开封地下党负责人康午生(即王国权),地下党员郭晓棠,进步学生姚雪垠等先后到大同中学教课,使这所学校很快成为中共在豫东的一个红色堡垒和培养抗日干部的革命摇篮。1934年,他和康午生、宋一涵(“反帝读书会”负责人)、姚雪垠等人又创办《今日》半月刊,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战的罪行。1935年暑假,国民党省政府胁迫河南大学以“王毅斋思想左倾”为借口,将他解聘。

  被解聘之后,王毅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大同中学的教育事业中。在他聘请的教师中,中共地下党员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0%。1937年后,中共杞县县委机关就设在大同中学。王毅斋经常为全校师生作抗日救国演讲,还亲自带领师生到街头进行宣传和游行示威。1936年至1938年,大同中学学生成批开赴抗日前线,如王家贤(田涛)、冯永清(冯若泉)、穆亚才(穆青)等投奔革命圣地延安;马永新、徐树森、任培堂、赵素(女)等投奔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竹沟。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革命牺牲的大同中学学生就达370人。1940年,王毅斋再次回河南大学,并被聘任为经济系主任。他千方百计建起经济系资料室,捐资购买近1000册书刊。他还在课堂上公开讲授《大众哲学》和苏联列昂捷夫的《政治经济学讲话》,鼓励进步学生广泛传阅《资本论》,辅导高年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

  1948年6月,开封首次解放,王毅斋、嵇文甫等河南大学教授学者以及进步师生380余人率先投奔中原解放区参加革命,受到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1948年7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任命王毅斋为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开封第二次解放后,他重回河南大学任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评为二级教授,历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河南省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民盟主任委员等重要职务。他为河南大学的振兴、全省文教事业的发展和统战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了河南人民的尊敬。

 

 

 

本站所有内容,由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有;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

如需转载,请与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