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55年
来源:河南教育科研网 作者:河南教育科研网 发布时间:2021-04-19 16:41 点击量:5649
1952年,我国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运动的高潮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河南省在此次扫盲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绩。
1952年11月,河南省政府成立了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1953年1月22日,省政府出台《河南省1953年冬学实施方案》,指出要以文化学习为主,密切结合政治、生产教育,学习对象以乡村干部积极分子与有组织的青壮年农民为主,坚持服务生产、群众自愿的原则。11月,省委对冬学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冬学除进行文化学习外,还要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总任务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各级党委要在冬学教育训练中帮助教员把总路线学好。
1953年冬至1954年春,全省各地贯彻执行“服从生产、服务生产、适合群众、依靠群众,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领导、有计划地稳步开展冬学”的方针,按照“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学”的原则,在农村普遍进行冬学、扫盲工作,提高群众文化水平,满足群众文化要求。1954年3月8日,省政府发出《关于将冬学转为常年业余学校的指示》,要求以文化教育为主,将冬学转变为常年学习的民校,使之满足广大农民识字的要求,成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和劳动生产教育的良好场所。
1955年,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和工业建设高潮的到来,全省岀现了群众性的文化学习高潮,全省参加扫盲学习的人数达到798万。11月3日,省委发出《关于大力开展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工作,坚持以民教民、学以致用的原则,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根据省委要求,各地分别成立了扫盲委员会办公室。12月中旬,省扫盲工作会议提出1956年底前扫除干部中的文盲,1959年10月前扫除全省90%农村青壮年文盲、半文盲的计划。随后各专、市、县、乡也相继制定了以农业合作化为中心的扫除文盲工作规划。
1956年1月28日至2月1日,全省农村扫盲积极分子大会召开。会议交流了办学、教学经验,批评了消极保守思想,坚定了对扫盲工作的信心,对全省扫盲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扫盲工作的开展,普遍提高了广大农民、职工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由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有;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
如需转载,请与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络。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教育厅
-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 省内高等院校
- 各地教科院所
- 中国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