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之窗 > 献礼建党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
献礼建党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

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67年

来源:河南教育科研网 作者:河南教育科研网 发布时间:2021-05-01 15:48 点击量:5968

 

 

  王锡璋(1915—2006),河南新乡县朗公庙村人,先后担任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厅长,为河南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9年,王锡璋考入开封两河中学。1931年,转学到南开中学,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培育下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35年,在天津参加声援一二·九运动的斗争。1936年,考入河南大学经济系,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豫西南地委委员、地委学生工作委员会书记、河南大学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主要学府迁至豫西南山区。王锡璋跋山涉水,奔走于各个学校之间,建立秘密党组织,发展党员,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和团结广大师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向抗日前线、延安和其他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批进步青年。

  解放战争时期,王锡璋在太行区党委城工部的领导下,深入敌占区开展对国民党政府及军队的策反工作,为新乡的解放发挥了积极作用。1947年5月,王锡璋任中共新乡城工委书记。他致力于稳定民心、恢复生产和肃残镇反,有效稳定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

  新中国成立后,王锡璋先后担任新乡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和中共平原省委委员等职务。1956年,他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并在北京中央高级党校学习一年。1957年12月,王锡璋调任中共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兼副厅长。后当选为中共河南省委委员,任省教育厅厅长。

  1978年12月,省委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王锡璋领导全省教育战线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调整和发展普通中小学,推进普及小学教育,整顿中等教育结构,初步建立了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快速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建立和发展研究生教育,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加强高校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多形式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恢复和发展扫盲教育、农民教育和职工教育,全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在王锡璋领导下,全省教育战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教育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决定,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政治、生活等方面提高教师待遇,推进了河南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无论是在领导岗位还是离休以后,王锡璋始终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新乡市和河南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和妻子常年坚持资助2名老区孤儿上学,为曾经战斗过的信阳县一村小捐资……临终前他还留下遗嘱:从自己的工资积蓄中拿出3万元捐给新乡朗公庙小学、拿出2万元捐给新乡朗公庙第二街合作医疗基金、拿出1万元作为自己的党费交给组织,这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本站所有内容,由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有;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

如需转载,请与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