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之窗 > 献礼建党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
献礼建党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

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57年

来源:河南教育科研网 作者:河南教育科研网 发布时间:2021-04-21 09:44 点击量:5706

 

 

  1955年12月,为解决中学和高等师范学校数量上的不足,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事业计划的座谈会,提出“戴帽子”(小学招初中班、中专招大专班、专科招本科班)的办法,此类学校统称为戴帽学校。

  1956年,河南省教育厅开始在南阳、信阳等专区小学推广“戴帽”办初级中学的经验,用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办法扩大初中招生。当年全省新增初中309所,其中“戴帽”初中307所,在校学生26.81万人,中学数量比1952年增加了162.3%。1957年初,省教育厅推广这一经验,用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办法扩大初中招生。这一办法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很快全省各地得到推广。在此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持续至改革开放初期),“戴帽”学校成为河南省发展初等教育一种主要方式。

  河南省为了发展初等教育、提高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在经济条件和师资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办好“戴帽”学校是迅速扩大初中招生的好方法。但“戴帽”学校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戴帽”学校挤占了原学校的教育资源、教育发展产生了更大的矛盾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河南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一大批“戴帽”学校分立为小学和初中,“戴帽”学校一词也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但河南人民对办好教育事业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河南人克服教育发展中的重重困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站所有内容,由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有;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

如需转载,请与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