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65年
来源:河南教育科研网 作者:河南教育科研网 发布时间:2021-04-29 17:04 点击量:5927
吴芝圃(1906—1967年),河南省杞县人,著名革命家、教育家。
1918年,他开始接受新文化运动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1923年,吴芝圃考入省立开封二中。在这里,他学习到了《共产党宣言》《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1924年7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吴芝圃和中州大学进步学生张海峰、马沛毅、杜孟模等人创办了河南社会科学研究会,他们团结中州大学、开封二中进步学生,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开展民主爱国反帝活动。1925年,吴芝圃参加中共豫陕区委在开封中州学院举办的党员训练班,聆听王若飞、汪泽锴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讲党课。1926年春,中共豫陕区委荐送他到广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第六期学习。他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彭湃等革命领袖的称赞。1926年秋,中共豫陕区委任命吴芝圃为杞县地委农民运动部长兼杞县中心县委书记。在吴芝圃的直接领导下,杞县、睢县、永城等地的农民夜校广泛建立,农民成人革命教育迅速发展;杞县工农革命政权得以成立,杞县成为河南省最早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县。
土地革命时期,吴芝圃遵照党的指示,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国民党统治区坚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历任中共豫西特委书记、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长、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抗大四分校副校长、豫皖苏边区党委书记等职务。新四军将领彭雪枫赞扬他是“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任命吴芝圃为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副主席。5月,被任命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兼任河南大学校长。他果断解决了组建河南大学时的重大问题,决定在河南大学设立文教学院、理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和行政学院;派接管组把搬迁到苏州的1200余名河南大学师生及图书仪器接回开封。他多次强调要把旧河大尽快转变为新河大,以担负起培养革命和建设人才的重任。
1950年10月,吴芝圃不再兼任河南大学校长职务。此后,他相继担任河南省省长、第八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务。“文革”期间,吴芝圃受到迫害,于1967年10月19日逝世。1979年1月24日,邓小平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主持为吴芝圃等召开平反大会,党中央评价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本站所有内容,由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有;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
如需转载,请与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络。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教育厅
-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 省内高等院校
- 各地教科院所
- 中国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