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之窗 > 献礼建党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
献礼建党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

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66年

来源:河南教育科研网 作者:河南教育科研网 发布时间:2021-04-30 10:00 点击量:6395

 

 

  赵纪彬(1905—1982),河南内黄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923年秋,赵纪彬考入大名师范学校,受中共地下党员冯品毅影响,学习《共产党宣言》《向导》等书刊,并结合实际写出《论孔学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赵纪彬任中共濮阳中心县委宣传部长,领导濮阳、大名、内黄、清丰、南乐、长垣等各县的地下党组织。1927年,赵纪彬等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统治力量在这里相对薄弱的特点,从冬季开始建立平民夜校。平民夜校学习内容除了赵纪彬编写的《农民夜校课本》外,还有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周恩来的《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恽代英的《中国青年》、萧楚女的《社会主义讲授大纲》。赵纪彬编写的课本,内容着重说明谁养活谁的道理,如第一课“工人苦,农民苦;出尽力气不能享福”。第二课“是谁压迫我们?是谁剥削我们?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还有“军阀官僚一齐砍,土豪劣绅杀个尽”“团结,前进,奋斗,牺牲,最后胜利必定属工农”等。赵纪彬还自编中心县委刊物《白杨书札》,用民间通俗韵语写成,反映了沙区千口村等3个中共党支部领导农民与土豪劣绅斗争的情形,用以指导沙区的农民革命教育,沙区夜校很快发展至100余所。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赵纪彬以沙区为阵地,深入开展农民革命教育,为我党在沙区创建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1929年春,因叛徒告密,赵纪彬被捕入狱。1931年,被党营救获释。1938年,他的专著《中国哲学史纲要》出版。同年,他被聘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1941年至1947年,他先后受聘为东北大学、东吴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并按照党组织的指示,以教授职务为掩护,秘密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2年,他的专著《中国行知学说史》出版。

  1949年6月,青岛解放,赵纪彬被任命为山东大学校委会副主任、文学院院长。1950年,他奉命筹建平原大学,并任常务副院长兼党组书记。1951年,被任命为平原师范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平原省政协副主席。1953年,平原师范学院与河南大学合并改称河南师范学院(在开封的校区称为一院,在新乡的校区称为二院),赵纪彬任二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1956年11月,他任开封师范学院院长,全面主持开封师范学院各项工作。他认真贯彻执行“高教六十条”,制订学院工作方案及各项规章制度,主抓教学科研工作,进一步完善专业系科结构,使开封师范学院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高等师范学校。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赵纪彬肩负繁重的教育与行政任务,仍勤奋著书,在中共河南省委机关刊物《中州评论》上撰写杂文10万余言。195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学术专著《论语新探》。1963年,赵纪彬调离开封师范学院,到北京中央党校任教授。1982年2月17日,赵纪彬因病逝世,终年77岁。

 

 

本站所有内容,由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有;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

如需转载,请与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