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28年
来源:河南教育科研网 作者:河南教育科研网 发布时间:2021-03-23 17:29 点击量:1452
吴焕先(1907—1935),河南新县箭河人,曾任鄂豫皖省委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二十五军政委等职,为鄂豫皖和鄂豫陕两块革命根据地及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吴焕先
1923年,吴焕先在武汉读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毕业回到家乡箭河,积极从事革命宣传工作。箭河地区是“鸡叫听两省,狗咬三县惊”的地方,交通便利,便于开展革命工作。吴焕先在村里粉刷墙壁张贴马克思、列宁像,挂上自己画的中国地图,向贫苦农民进行武装起来保卫祖国的教育,满怀豪情地写下“四望众山低,昂然独出奇,白云分左右,独与占天齐”的诗篇,借歌颂山的雄伟气势抒发崇高的革命理想。1925年,吴焕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利用自己是当地人,谙熟当地群众和上层社会的情况,与群众交朋友,宣传革命道理,动员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吸收进步青年入党,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建立了箭河地区第一个党小组和第一个农民协会。
吴焕先塑像 吴焕先故居
1926年秋,吴焕先在箭河吴氏祠创建中山小学。学校开设大、中、小班。中小班以学文化知识为主,大班侧重时事政治学习。学生毕业后即参军参干,充实革命力量。学生实行军事编制,身穿列宁服,头戴大盖帽,颈系红领巾,肩扛红缨枪。除读书学习外,经常打着洋鼓,吹着军号,演文明戏,宣传妇女放脚,宣传打倒列强,铲除军阀。1927年春,为适应农民运动的需要,学校又增设成人班,培养农运骨干。1929年春,箭河中山小学更名为箭河列宁小学。吴焕先非常关心革命教育事业。他多次到箭河列宁小学讲课,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和地主豪绅压迫剥削农民的罪行,向学生们说明为什么要打倒蒋介石和土豪劣绅,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并向学生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美好远景。他的讲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6年,吴焕先在家能容纳80多人的堂屋,办起了第一堂红学并担任“学长”,后又在邻近村庄先后办起了三堂红学。吴焕先指挥操练,在红学中秘密发展党员,扩大革命力量。吴焕先从箭河三堂红学学员中挑选100余人,组成常备农民自卫军。1927年11月,吴焕先率领箭河赤卫军、三堂红学和农民赤卫队数千人参加了黄麻起义,是黄麻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1928年5月,黄麻起义军改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进驻光山县柴山堡,创建鄂豫边苏区,苏区各乡村的列宁小学开始建立,吴焕先是鄂豫边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5月下旬,汝(南)确(山)边区农民代表大会在汝南余家村召开,成立汝确边区苏维埃政府,开辟方圆百余里的红色区域,建立贫农学校30余所。
吴焕先牺牲时年仅28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不但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功勋卓著,也为河南早期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网站所有内容,由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有;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
如需转载,请与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络。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教育厅
-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 省内高等院校
- 各地教科院所
- 中国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