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46年
来源:河南教育科研网 作者:河南教育科研网 发布时间:2021-04-10 09:39 点击量:1542
从本篇开始,我们将分4期全面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河南教育的领导、组织和发展,分为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希望广大读者对河南省党组织发展壮大的脉络及对河南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第一期:建党初期
(1921年—1927年)
一、河南省党组织对工人阶级教育和组织
从1921年7月建党到1924年国共达成第一次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是城市工人阶级。早期的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但他们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资本家和反动军阀的斗争是分散的、局限的经济斗争。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工人中开办夜校,对工人进行基本的识字教育,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教育,使工人认识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及自身的强大力量;通过开展国内革命斗争的形势教育,激发工人阶级的民族主义精神;通过成立工会领导罢工,鼓励工人阶级要争取提高工资待遇等经济权利和工会的政治权利;在工人中发展积极分子入党,壮大党的力量。但建党初期河南的工人运动惨遭北洋军阀的血腥镇压,革命一度转向低潮。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敌人的残酷与强大,意识到必须发动广大的农民,建立工农联盟,中国革命才能迎来新的突破。
二、河南省党组织对农民阶级的教育和组织
最早在河南开展农民运动的是中共党员萧人鹄。他深入郑州郊区及荥阳县组织农民运动,通过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宣传队等途径广泛开展农民思想教育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河南农运发动工作,李大钊将刚从苏联回国的胡伦派到荥阳,很快荥阳也成立了党组织,胡伦担任负责人;截至1925年12月荥阳县农民协会成立,荥阳县已有2000余户农民加入了农民协会,先后建立了6个区农民协会。杞县的农民运动也于1925年秋开始发展起来;五卅运动后期,共产党员张海峰到杞县傅集小学教书,同时做农民运动工作。1925年11月14日,郑州的水康、人和、三乐成立农民协会,号召农民组织起来,打倒军阀。王中秀 (中共北方区委委派) 也在洛阳、张廷琮 (中共北方区委委派) 在豫北开展农民运动工作。王克新等在信阳等地积极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动员工作,创办平民夜校等,并在1926年1月成立了信阳县农民协会。到1926年3月,河南省已有15个县开展了农民运动,建立了4个县农民协会、32个区农民协会、238个村农民协会,会员达20万人。
中共成立初期,河南社会动荡不安,中共中央及河南党组织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他们及时认识到了工人、农民的力量,并予以组织发动和领导,促进了党组织和河南革命事业的巨大发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由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有;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
如需转载,请与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络。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教育厅
-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 省内高等院校
- 各地教科院所
- 中国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