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之窗 > 献礼建党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
献礼建党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

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52年

来源:河南教育科研网 作者:河南教育科研网 发布时间:2021-04-16 16:16 点击量:1835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中心方针。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召开。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关于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的报告》,指出“工农教育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强大的国防和强大的经济力量的必要条件;没有工农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也没有文化建设的高潮”。

  195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强调学校教育为工农服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采取积极措施,开展识字运动,把工农业余学校纳入正规学校系统,由政府教育部门统一领导,保障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12月,河南省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各地、市、县、乡也相继成立了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全省各地普遍建立了切合工农群众需要的各种业余学习组织,如冬学、民校、职工业余学校等;还创办了以逐步提高工农干部文化,培养国家工业建设骨干为目的的工农正规学校,如工农速成中学、工农速成初等学校、干部文化学校等。

  结合工农业生产和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全省工农干部群众扫除文盲运动蓬勃发展。1952年,省、地(市)、县三级均成立了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1955年冬,全省有370万名农民上冬学。在农村实现农业合作化之后,又有630万名农民参加学习。1949年至1956年,有822.53万名农民、48.48万名职工、3.99万名市民和1.74万名干部扫除了文盲,提高了很大一部分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培养了一批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干部,这对加强国家机关、发展和提高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由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有;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

如需转载,请与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