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刘尧:大学校长要职业化

来源:中国教育人博客 作者:shaopeng 发布时间:2012-02-06 15:51 点击量:5613

 

    大学校长职业化,就是要发挥校长在管理学校中的专业性,校长的身份定位于职业管理者而不是学者管理者,校长要从自己的学术研究中退场,专门从事大学的治理。美国的大学有一个共识,一旦就任校长就必须将自己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任期内放在一边。美国之所以对大学校长进行这样的身份定位,是基于“任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理念。英国的大学校长在任职内,也不能进行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教授说:“我作为校长,很难兼顾科研与校长工作。作为校长的根本目标是要搞好学校的科研、教学,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香港的大学校长也是为学者服务,支持学者做好教学、研究工作的职业管理者。

    今日,我国大学校长“官员化”,其价值追求是循着副厅级、厅级乃至副部级的“仕途晋升”。这样就必然产生“学而不优则仕”的导向作用,其结果是大学行政化、官僚化、衙门化。校长“官僚气”越来越重,“人文气”越来越差。与此相伴随的是大学校长“官学一体化”。校长一般是从学术带头人中选拔,甚至有“校长院士化”的倾向。学术带头人当了校长后,主要精力往往在学校治理与学术研究之间摆动,角色定位徘徊于行政人员与学术人员之间,甚至造成了利用行政权力获取学术资源,侵占学者利益的角色错位现象。实际上,在大众化时代,如果大学校长兼顾学术与管理,不仅什么都做不好,还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为适应大众化时代大学发展的需要,强化校长的治校能力,推进大学校长职业化,不仅十分明智,而且极为必要。为此,我国应建立完整的校长职业化保障制度,让校长以管理、经营、服务大学作为自己的最高事业。职业化的校长要懂得高等教育规律,具有教育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国际教育视野,富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精神;要具备与教育管理相关的知识,树立科学的教育管理观,还要学会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要具有丰满的德性、丰厚的学识、坚韧的信仰与对公正公平的不渝追求。总之,大学校长要有理想追求,要有承前继后的教育使命感,能够维护并弘扬大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