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23年
来源:河南教育科研网 作者:河南教育科研网 发布时间:2021-03-18 15:21 点击量:3389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专设教育干事一职,负责京汉铁路沿线各工人夜校教育工作。
油画作品:参加京汉总工会成立大会的代表和郑州铁路工人向普乐园进发的情景
此后,在京汉铁路总工会的直接领导下,河南省郑州、安阳、新乡、许昌、漯河、信阳等京汉铁路沿线的工人夜校加强了对工人的教育。在教学上,他们把阶级对立、阶级压迫和初级文化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他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唱歌识字、标语认字等。郑州铁路工人夜校的学员们传唱着这样一首革命歌谣:“军阀手中铁,工人颈上血;颈可折,肢可裂,奋斗的精神不消灭。劳苦的群众们,快起来团结!”这首革命歌谣虽未正式命名,但学员们人人都能背会写。在“二七大罢工”中,这首革命歌谣激励着每个工人的精神,鼓舞着每个工人的斗志。
在“二七大罢工”遭到反动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后,革命暂时处于低潮,但河南省的各级中共地下党组织仍然坚持秘密举办工人夜校、工人识字小组,为争取和发展工人教育而努力奋斗。1923年,共产党员江梦霞经常到开封火车站,与凌必应一起举办小型夜校,向工人积极分子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劳动立法原则》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是河南省工农群众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萌芽时期,夜校教育是一种完全崭新的教育形式。河南早期共产党人作为工人夜校教育的教学骨干力量,主要集中在郑州、开封、洛阳等中心城市的铁路工人群众中,以识字学文化和接受革命宣传为基本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工人教育运动,培养出了一大批革命干部,也孕育了中国共产党河南早期组织,显示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强大生命力。通过在工人夜校学习,河南京汉铁路沿线工人阶级懂得了为本阶级利益团结起来,与黑暗社会抗争,这在河南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网站所有内容,由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有;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教育厅
-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 省内高等院校
- 各地教科院所
- 中国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