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阶段 |
目标 |
措施 |
备注 |
2003.3—2003.3 |
实验申报理论准备 |
1.进一步完善项目理论研究;2.强理论的实践指导性研究;3.选择实验地区和实验学校;4.对实验教师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模式与程序学习,保证实验教师完全掌握理论和实践模式与程序。 |
1.进一步完善“英语教育动态真实原则”;2.完善任务教学法的理论研究;3.完善任务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与模式(包括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与兴趣化学习任务教学法)4.对有意参加实验的地区和学校进行考察,确定实验地区和学校;5.对实验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指导;6.组织实验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检查实验教师是否掌握基本理论与实践程序和模式; 7.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课堂演示,确保实验教师掌握实践程序和模式。 |
选择实验学校要有代表性、针对性。 |
2003.3—2003.7 |
开题
与
准备 |
1.选定实验学校之后,陆续开题,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任务教学法实验,并基本掌握其基本特征; 2.实验教师开始乾地运用任务教学法实验,并基本能够按照教师用书选择合适的运用任务进行教学 |
1.强化实验教师对教学程序与模式的把握;2.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可选择的运用任务(参见《原则论》、《NSE教师用书》)与相关论文;3.向实验教师介绍多种不同的兴趣化学习任务的风格和与之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并组实验教师探讨更多的适合多种风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兴趣化学习任务;4、让实验教师形成选择不同的任务的能力。 |
形成教学资料库;鼓励教师撰写相应的论文。 |
2003.9—2004.1 |
全面实验 |
实验教师能在所有课堂教学中都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包括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学习型任务教学法)。 |
1.项目组进行课堂教学演示和说课分析;2.组织实验教师分组备课,形成与教学要求一致的教学程序与模式;3.要求实验教师能自主地进行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备课;4.要求实验教师能说明设计的任务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
鼓励实验教师发表备课教案;形成教案库。 |
2004.2—2004.7 |
修正实验 |
1.实验教师在项目组指导下修证课堂教学模式和程序,使之更符合任务教学法的要求;2.实验教师修正全部教学内容的教案,形成体系完备的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案例。 |
1.组织优秀实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竞赛,并进行说课分析;2.组织实验教师按照任务型教学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评估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评估;3.要求实验教师修正课堂教学,形成符合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和程序;4.组织实验教师形成各种不同教学内容的任务型教学法的教案。 |
形成完整的教学案例,并提供给实验教师作为以后教学的参照体系。 |
2004.9—2005.7 |
完成实验 |
1.实验教师在项目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与程序;2.项目组进一步完善不同教学内容的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程序的理论分析。 |
1.组织所有实验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教学竞赛;2.要求实验教师掌握完全符合任务型教学法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程序;3.完成对不同的任务型教学法课堂模式的理论分析。 |
请专家对实验进行一次会诊。 |
2005.7—2005.12 |
实验总结鉴定 |
1.对实验进行实践层面的评估与总结;2.对实验进行理论层面的评估与总结;3.对实验进行鉴定。 |
1.对实验教学进行全面抽样评估,并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2.组织实验教学的规范性展示;3.对实验进行分级总结和鉴定:国家级鉴定、省级鉴定、地方鉴定。 |
请专家对实验进行鉴定;录制课堂教学案例。 |